人大人科创
张江-硅谷创新创业平台

通信领域简报 第15期 5G高频段国际论坛系列:二、专家谈5G

导读

8月31日,由IMT-2020(5G)推进组指导,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5G高频段国际论坛暨产业推进会”在成都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5G高频段应用中的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中国与国际太赫兹科学和应用研究开拓与奠基人、国际著名的微波电子学专家刘盛纲院士做了“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要求加强高频率研究”的报告。      

刘院士指出:

  • 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长,5G以及5G以后的移动通信系统都需要面向高频段。面向更高频段进行深入研究不仅仅是移动通信的问题,也是国家战略方面的问题。

  • 远程无线通信已获得国家重大支持,五年预期目标是,利用太赫兹0.3-1THz频段、传输距离可达1万公里,速率达10Gbps,目前面临较大的挑战。

  • 利用太赫兹技术进行卫星间的星际通信也是国家非常重视的战略方向。


作为国际电子科学界泰斗级人物、诺贝尔奖的提名人,刘院士表示中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他勉力现场产业界同仁技术进步永无止境,国内产业界仍需继续努力真正赶上国际水平。


     


中国移动研究院黄宇红副院长做了题为“5G高频段应用中的挑战与思考”的报告。

首先,黄宇红副院长认为信息消费升级及行业应用的爆发期待5G全新能力。包括VR等应用提供的用户体验,从入门、到进阶、到极致的体验不断升级,将需要5G在各种复杂应用场景中提供几百Mbps甚至几个Gbps的通信能力,仅依靠中、低频段是无法实现的。这就需要高、中、低频协同工作。在不同场景下为了不断创造更佳的用户体验,高频段的应用显得至关重要。
其次,黄宇红副院长提出5G高频段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实现5G高频段领域向高性能、灵活部署、高集成度与低成本、低功耗四个方向发展。

接下来,黄宇红副院长介绍了中国移动在5G高频技术研究与标准化、产业构建、组网运营等方面的工作进展与思考:

在技术研究与标准化方面

首先,针对高频段应用基础的信道建模,中国移动积极参与全球标准化,下一步通过试验进一步校正和完善模型。希望产业后续根据外场测试结果持续优化信道模型相关参数,以期更加符合真实信道特征。

其次,针对在系统设计及相关标准化工作,中国移动已联合产业率先提出了数模混合架构波束赋形方案,并重点针对动态波束接入开展技术攻关。希望产业各方共同努力,在确保能够充分发挥高频段系统性能并针对新特性进行适当优化的基础上,按期、按质量的完成标准化工作。


在产业构建方面

中国移动已经面向不同场景、针对高频段应用规划了室外型、室内型、固定接入型等多种设备形态。并综合考虑性能、成本、效率、集成度等因素,深入研究了多种基站设备可选架构、器件设计和关键实现技术,并和相关产业联合开发了适用于5G高频段器件的测试系统,搭建开放测试环境。

目前高频器件及设备还处于起步阶段,后续将多种手段持续推动和完善产业,促进高频器件性能提升和量产稳定性,进一步明确高频终端产品的形态和性能要求等,并通过测试验证不断提升高频设备整机产品竞争力。


在组网运营方面

中国移动非常关注高频段在室内外的覆盖组网性能,希望研究出可以灵活组网、超密组网的低成本解决方案,计划在2018年完成关键技术和关键组网能力的验证,后续陆续开展样机、预商用产品测试、规模试验等,希望继中低频段5G商用后尽快形成高频段的商用能力。


最后,黄宇红副院长建议产业依托5G联合创新中心,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展高频联合创新项目。建议从整体规划、技术和标准、产品实现架构、关键器件、测试等领域与产业各方一起成立不同的研究小组,紧密合作,共同实现高频段发展的总体目标。





NTT DOCOMO北京研究院总经理陈岚女士做了“推动5G实现和可持续发展”的报告。

陈岚女士表示5G开始导入会在体育场所这种大容量高带宽的业务需求上,此时4G峰值速率达到上限,为实现20Gbps的峰值速率就需求更大的带宽更高的频段。

为推动5G早日实现:

  • 首先要尽早确定5G频段,频率确定下来可以有助于加速国际标准化并推动设备开发全球化。

  • 其次通过各种试验来推动5G在多个领域的应用,这可以便于运营商了解用户需求,从而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陈岚女士重点介绍了联合试验的情况:在15G频点上的测试,带宽800兆,实现了单用户15个Gbps的速率,两个用户25Gbps的速率;28GHz上进行的高速移动的场景的测试, 在1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下实现了2.5Gbps的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