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人科创
张江-硅谷创新创业平台

迅雷没有做错什么,只是用户不需要了

辞去2022年,迎接2023年。

2023年,恰逢迅雷成立二十周年,然而其没有鲜花与掌声,反而在互联网的边缘徘徊,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那么,迅雷没有“二十而冠”,背后是何缘由?迅雷一直在积极谋求转型,为何迟迟拉不出第二曲线?眼下,迅雷押注网盘,到底胜算几何?


被时代抛弃,连声再见也不说

迅雷,曾经也大红大紫过。

2003年的互联网,网速令人着急,每秒几十KB的下载速度乃常态,但下载资源却是上网的刚需,于是迅雷抓住市场痛点趁机而起。

成立于2003年的迅雷,崛起于国内互联网行业的萌芽时期。彼时面对网络中的海量资源,网民们急需一款合适的BT、或者说P2P的下载工具,由此迅雷、网际快车、网络蚂蚁等下载软件也相继诞生。只不过,当时的迅雷在这一众下载工具中显得有些默默无闻。

在本世纪初的一众下载软件里,其实最出色的原本是网际快车(FlashGet)。这款软件不仅有P2P加速,还拥有彼时颇为先进的智能拆分下载文件、多点并行传输等功能,在鼎盛时期甚至占据了高达80%的市场份额。

在2004年,也就是网际快车与迅雷争夺市场最为激烈时,《魔兽世界》这款殿堂级的MMORPG游戏出现了,风靡全球的这款游戏也使得网际快车的开发者侯延堂沉迷其中,以至于整个2004年都没有进行版本更新。而迅雷当时则平均25天改进一个版本,用频繁的更新迭代赢得了用户的青睐,并迅速成为这一市场的领头羊,在当时成为了与QQ、360并列的装机必备软件。

一时间,迅雷好评如潮,一跃成为那个年代的装机必备软件。

站上“风口”的迅雷到底有多红,从腾讯的态度就可见一斑:短短数年,迅雷成长到腾讯也要认真对待的地步。

据公开数据显示,2006年迅雷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超50%,覆盖用户超1.1亿人,成为彼时用户体量第二大的软件。

于是,腾讯2008年推出下载软件QQ旋风,与之对垒。

复盘来看,互联网领域能让腾讯下场对垒的玩家并不多,迅雷当可引以为傲。

此背景下,迅雷成为互联网明星公司之一,令资本趋之若鹜,更是成为华尔街的“座上宾”,觥筹交错一派热闹。

2014年6月25日,迅雷登陆纳斯达克,开盘价为14.21美元,较12美元的发行价上涨了18.4%;收盘价为14.90美元,市值为10.3亿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迅雷之前预计的发行价区间为9美元~11美元,却不想获得28倍超额认购,这才将发行价提高至12美元。

提高发行价叠加不破发,这在中概股里面并不多见。


兴也勃,败也速

好景不长,迅雷在资本市场就从“宠儿”沦为“弃儿”。

截至2022年12月21日,迅雷的市值仅剩下1.32亿美元,较首日收盘的市值缩水87.18%,较历史峰值的市值缩水92.67%。

之所以如此,与业绩不振有莫大的关系。

迅雷2017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006亿美元、2.306亿美元、1.807亿美元、1.864亿美元、2.388亿美元、2.449亿美元,净利润为-3781万美元、-3949万美元、-5342万美元、-1414万美元、110.8万美元、1978万美元。

营收滞涨

以上可见,迅雷的营业收入陷入滞涨,净利润虽然在不断改善,但仍然拿不出手,对挑剔的华尔街而言提不起什么兴趣。

此外,截至2022年9月30日,迅雷的会员数为437万,而2014年上市时会员数尚有517万,这5年非但未增长反而减少了80万人。

迅雷的没落,无法掩饰。

那么,曲终人散,资本逃离也在情理之中。

这二十年,迅雷的蹉跎令人唏嘘不已,背后的缘由有三。

首先,场景迭代。

迅雷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其起势的背后是网民对提速的渴望,这个前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逐渐瓦解了。

毕竟,千兆宽带已成为市场的标配。

更为关键的是,互联网从桌面时代进入了移动时代:2009年3G牌照发布、2013年4G牌照发布,手机成为人们的“刚需”。

而APP成为新的流量入口,纷纷扮演了下载的角色,筑起流量藩篱,等迅雷APP化时才发现已无用武之地。

成也网速,败也网速。

其次,内斗不断。

迅雷先后经历了创始人邹胜龙时代、职业经理人陈磊、前高管李金波三个时代,伴随着三个时代的是内斗不断。

互联网知名评论人“南七道”总结道:“回国创业、大额融资、高速发展、日活过亿、延缓上市、上市失败、转型失败、流血再上市、创始人失去控制权、创始人离职、职业经理人接手、股票暴涨、管理层内斗、政策监管、股票暴跌、职业经理人出局、离职的老员工回归接手。这些问题竟然集中在一家公司密集爆发,几乎把创业发展能踩的坑全踩了。”

新老派系之间的内讧,一度成为迅雷的关键词。

将这场权力游戏推向高潮的是,陈磊2020年卸任迅雷CEO之后,被后者以贪腐起诉,令外界唏嘘不已。

陈磊

再次,跨界不利。

其实,迅雷并未坐以待毙,多年以来一直在寻求生存之道,涉足在线视频、云计算、区块链、金融、页游、端游等多个领域,却都没有拉出第二曲线。

事实上,导致迅雷这样的下载软件以及网盘衰落的核心原因,其实版权市场的规范化,直接导致用户能够下载的资源变少了。

在外有视频流媒体与网盘的围追堵截,内有资源愈发窘迫的情况下,迅雷最好的解决方案显然就只剩下转型了。

虽然左手会员、右手广告,使得迅雷很快进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但市场环境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随着宽带网速的不断变快,“下载”这一需求本身的必要性也在不断被削弱,在当初网速只有1MB、2MB的“小水管”时代,P2P高速下载是必需品,但在网线/光纤入户、且用户的网速动辄100MB以上时,视频流媒体崛起了,用户能够直接观看又何必再下载到本地呢?

当时,迅雷也尝试做了迅雷看看,但是相比于爱优腾,迅雷看看背后的迅雷在实力上完全与BAT不是一个量级。终究在版权之争失利后,迅雷看看一步步被边缘化。

这还没完,随后网盘的出现更是从迅雷手中分走了相当一部分的市场份额。相比于迅雷这样传统的下载软件,网盘这种既能下载资源,又能存储资源节约本地磁盘空间的产品,无疑在产品力上更胜一筹。

对于一个拥有巨大装机量的软件来说,乘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转型显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360无疑就是最好的例子。在PC时代大家用迅雷下载软件,移动互联网时代自然也能用迅雷下载APP,当时迅雷也是这样想的,并在2011年做其了应用商店。但可惜的是,面对彼时各路安卓渠道的激烈竞争,迅雷又犯了在迅雷看看上同样的错误,投入不够导致了迅雷的应用商店最终只能无疾而终。

此后,迅雷又做起了移动搜索,但是这一业务百度都做不起来,如今看来也只有超级APP的移动搜索才有做的必要。到了2014年,迅雷又开始进军共享计算领域,只可惜最终是云计算更胜一筹。到了2017年区块链和ICO发币火热时,迅雷又做了玩客云,搞起了虚拟货币,但随着强监管的到来,这条业务线也是此路不通。如今NFT兴起,迅雷又选择一头扎进了数字藏品市场,结果好景不长,NFT本身同样也越来越受到质疑。

回顾迅雷近20年的历史,在PC互联网时代其因技术而兴,但又过于关注技术忽略了合规等因素。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迅雷则连续错过了视频流媒体、应用商店、云计算等多个风口。如今来看,迅雷想要重回巅峰或许难度已经不是一点点大了。